“去年7月到现在,阿拉村里才调处了4起企业劳资纠纷,这在以前真不敢想啊!看来,‘综治进民企’的确有效果!”余姚市朗霞街道杨家村党委书记吴春芬翻开“综治调解登记簿”,乐呵呵地说。 朗霞街道是余姚市经济较发达的街道,目前共有各类民营企业1180多家,去年工业总产值达到90亿元,占全街道工农业总产值的90%以上。为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,街道于去年7月开始开展了“综治进民企”试点工作——针对民企中常见的劳资纠纷、安全生产等综治问题,街道通过综治工作中心和综治指导员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工作,不断提高民企的综治工作意识和水平。 杨家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“企业家俱乐部”,在村的114家企业经营者参与其中。这里不仅是经营者们交流生产经营经验、沟通联络业务的场所,更是企业综治工作的“总部”。该村依托“企业家俱乐部”,成立综治工作中心,积极开展员工培训、法律教育等。俱乐部下设塑料橡胶、五金、裘服、电器等多个不同类别的企业综治工作小组,具体协调落实企业综治工作各项措施。 由于有企业经营者的共同参与,各项综治措施迅速在企业内部得到了落实。去年7月以来,全村企业刑事、治安案件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66.3%和58.1%,各类矛盾纠纷也大幅下降。 新丰轴承有限公司是在朗霞街道的一家外贸企业,310名员工中有60%以上是外来务工者。过去企业内部时常有治安案件发生,老板叫苦不迭,街道干部也头疼不已。自从开展“综治进民企”后,该公司制订了《治安综治工作制度》、《员工维权联席会议制度》等20多项制度,公司与车间、车间与职工层层签订治安管理责任书。企业内部和谐稳定,员工心情舒畅,不仅没有再发生过治安案件,企业效益还上了一个台阶。 朗霞街道综治办主任黄冠龙深有体会地说:“综合治理工作不但稳定了企业的劳动关系,而且促进了全街道的社会治安,成了推进街道‘三个文明’建设的有效载体。”
|